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工艺研究(一) 聚甲甲醚缩写为 PODE)

聚甲氧基二甲醚(Polyoxymethylene Dimethyl Ethers,聚甲甲醚缩写为 PODE),氧基研究其结构式CH3O(CH2O)nCH3,合成两端是工艺由两个低碳的烷基所组成,是聚甲甲醚一种新型的清洁柴油调和组分,可以弥补二甲醚作为车用柴油调和组分存在的氧基研究缺陷:如沸点低、爆炸极限大、合成汽化潜热大、工艺低温启动性差、聚甲甲醚容易造成气体阻塞等问题。氧基研究若仅仅加入如甲醇(C-C键的合成含氧化合物)等,排放出的工艺烟尘及有害物质,导致与柴油互溶性差而使十六烷值和闪点降低等不足。聚甲甲醚因此,氧基研究随着柴油添加剂的合成广泛使用,聚甲氧基二甲醚的重要性
逐渐显著。
1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路线
图 1 所示甲醇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路线。
2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
以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反应,属于“缩醛”类反应。目前,我国研究较多的是合成甲
缩醛(PODE1)的催化剂。合成甲缩醛最早使用的是质子酸(如硫酸、盐酸等)和路易斯酸(如氯化铁、氯化铝等)。使用这些催化剂时,反应存在氧化、磺化、脱水等众多副反应,而且酸对设备腐蚀比较强,同时,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随着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方法的发展,其他公司陆续研究出了多组分固体超强酸、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锡化合物)、杂多酸(如磷钨、硅钨杂多酸等)以及室温离子液体等多种新型的催化剂。目前,如下表 1 所示。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主要有四种:酸性催化剂、超强酸催化剂、酸性分子筛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对以上四种类型的催化剂进行比较。
3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研究进展
3.1 国内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研究进展在国内,关于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制备与研究较少,目前,只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进行了研究,南京大学对其进行了热力学值的研究。
3.1.1 以甲醇和三聚甲醛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申请的CN102249869A 和 CN101182367A 中介绍了采用甲醇和三聚甲醛为原料,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结果表明,三聚甲醛的转化率可达 90.3%,
与国外研究水平相比要好很多。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的这种方法是以甲醇和三聚甲醛为原料,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 333 ~ 413K,0.5 ~ 4MPa 下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这项专利发明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对设备腐蚀性小、反应转化率高、反应后产物分布好、催化剂易于分离、操作简单等优点。据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介绍,PODE3-8 在柴油中添加量可以达到 10% ~ 20%,按照我国柴油年消费量为 1.5 亿吨,以 15% 调和量来计算,那么,相当于柴油年增产 2200 万吨。
声明:参考《环境检测》,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二甲醚,甲氧基,催化剂
相关文章
- 近年来,我市按照“行业相近、便于管理、便于活动、便于服务”的原则,推行“一链条一联盟”“一链条一党组织”模式,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链党组织,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实现“政策共研、事务共商、资源共享2025-05-10
- 摘要:本文为“AR边缘云技术”专题系列末篇,愿各位各有收获,感谢关注!AR 边缘云核心技术发展预测将 AR 云的各种能力组件和应用逻辑通过虚拟机或者容器的方式在边缘云承载,并通过低延时传输完成被感知现2025-05-10
- 摘要:在新一代通信技术5G上,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建设的5G基站数量占全球的70%以上,初步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5G移动网络。那么,下一代通信技术——6G,中国的进2025-05-10
- 摘要:点击上方“新机器视觉”,选择加... 重干货第一时间送达AR和5G加持。联想首款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拥有“手、脚、脑”。vSY在2020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2025-05-10
中国气象局:预计9月后期还可能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中国气象局:预计9月后期还可能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编辑:汤晓雪2025-05-10- “3•15消费者之声全媒体互动平台”是中国消费者报社为进一步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与联系,切实发挥“民生探头”作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推进采编理念创新的实践探索。自2023年“3•152025-05-10
最新评论